《三峡之秋》说课稿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峡之秋》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三峡之秋》说课稿 篇1一、教材分析与处理
1、六年级既要升华五年级的课程目标,又要兼顾与初中的衔接。要让学生进行比较广泛的文化积累,基本上能够自学语文。《三峡之秋》是北师大版新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母亲河”中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课文都以“长江”和“黄河”为主题,本课与其它三篇课文形成了灿烂的母亲河文化。
2、《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按早晨、中午、下午、夜晚的时间顺序,抓住景物特点,以优美大气的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长江三峡中秋的壮丽景色,抒发了作者方纪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3、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本课将“以读为主线,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求发展”,以此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由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和语文素养。
(2)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
(3)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提高学生观察、写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写作顺序。
(2)精读课文,体会三峡秋天的美景,领悟作者写景方法。
(3)赏读课文,有感情朗读,与作者情感共鸣,品味优美语言。
(三)情感与价值目标:
(1)通过读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这篇课文用优美的语言、巧妙的修辞形象描绘出不同景物的特点,再考虑到学生平时习作不能把事物写具体的现状,所以我把“作者是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这个问题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二、教法选择与学法指导
1、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所以本课我将以“以读为主线,在读中领会,在读中想象,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求发展”为主导思想,采用开放式教学法,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六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增强、提高、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鲜活的张力。所以本课引导学生“初读感知,批注体会,精读悟情,想象成画,赏读升华,感悟运用”。使学生有层次地学习,螺旋式上升提高。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激趣揭题
1、由秋景入手,谈话激趣:现在已经是秋天了,同学们能用简洁的语言谈谈你眼中的秋天吗?是啊,秋天成熟而美丽。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些礼物。
2、播放录像《三峡风光》为学生创设情境,在学生饶有兴趣地欣赏完录像后,趁热打铁,请同学们谈谈观后的体会、感想。随即揭题并板书:三峡之秋。
【设计意图:激发学习欲望,为接下来的教学打好基础,并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作者抓住了三峡之秋的哪些景物描写?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用一个词准确概括三峡秋天不同时段的景物特点。
(3)用你所理解的方式感情朗读课文。
2、学生自由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自主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清课文顺序。】
(三)精读批注,想象成画
从“找出美句,批注见解;朗读美句,评议点拨;感情朗读,体悟特点;美读想象,情景再现”四个步骤有层次地让学生通过读、批、悟、想来体会三峡不同时间的景物特点。
第一步,找出美句,批注见解
学生细读课文,勾画自己喜欢的句子,在旁边写写理由。
第二步,朗读美句,评议点拨
学生先读喜欢的句子,再说喜欢的理由。结合重点的词和学生的体会指导朗读,分析感悟作者的写法和运用的修辞方法,以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
第三步,感情朗读,体悟特点。
1、通过有感情朗读,体悟到三峡每个时间段的不同特点。早晨明丽,中午热烈,下午青色而透明,夜晚宁静而神秘。
2、有学生可能会读不出感情。如三峡描写中午的段落读得语气平淡,引导抓住重点词语“跳跃”“翻滚”“呼啸”“奔腾”等词,让学生想想中午的三峡就像是一个精神高昂、热情似火的小伙子,他会如何说话的?并以教师的范读引导学生体会三峡热烈的场面,从而有感情地朗读。以此方法,用轻快的语调体现三峡早晨的明丽,以轻缓的语调体现三峡夜的宁静。
3、读到情深处,便陶醉其中,引导学生美读想象,情景再现。美美地读读课文,读完一段闭着眼睛回味想象,在头脑中有了一幅怎样绚丽的画面。
【设计意图:在第三个环节“精读批注,想象成画”中,通过批注和逐渐递进的读,使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一个个文字跳跃起来,在学生眼前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让学生的语言感悟力和想象力得到发展。让三峡的美洋溢在每个人的心中】
(四)赏读升华,感悟运用
(1)配画,展现长江各个不同时间段的景物图片:
(2)先用课文的原话赞美长江,升华情感,积累语言。
(3)再用自己的话赞美长江,达到运用语言的目的。
2、出示:这一天,正是中秋。
(1)引导学生讨论:这一句能去掉吗?为什么?
(2)师总结: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团圆之夜,他思念着远方的亲人。
3、出示课件,引导学生填空,明确本文的中心思想。
课文按()顺序描写了三峡的秋天,从()、()、()、到()的美丽景色,歌颂了三峡的(),表现了作者()
4、根据板书再次感受课文的写作顺序,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写的方法。
板书:
三峡之秋:充满了成熟的气息
早晨橘柚树上露水的变化、色彩明丽(轻快)
中午长江的色彩、水势热烈(热烈)
下午雾的色彩、倒影平静(平静)
夜晚长江(动与静)神秘(轻缓)
峡谷月光的色彩、形态清冽(宁静)
点题这一天,正是中秋感慨思念
气象万千雄奇壮美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欣赏品读中得到情感的升华,能更加深入 ……此处隐藏5629个字……>
《三峡之秋》一课的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教材为中心整合课程资源,始终将学生放在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阅读,最终达到提升学生审美情趣的意义建构目标。其资源整合及信息流程如下:
《三峡之秋》说课稿 篇6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第七册中第一单元的第四课。这是本学期的第一篇略读课文,它既使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想象能力,为今后的写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情感目标: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一天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4、教材的处理:
由于这是一篇略读课文,且文辞优美,因此,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边读边思考。通过合作解决问题、讨论、研究、交流,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合作能力。使学生在读中体会三峡秋天景色的无穷魅力,在读中感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教学方法的选择与理论依据:
这节课我采用开放式教学法,在课堂上以读代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体会课文文辞的优美,鼓励学生在自主交流中说出不同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受,并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想象。形成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2、教学设计:
(1)导入:本节课采用情景导入法进行导入,先用多媒体播放三峡景色的图片,
创设一种优美的、引人入胜的情境,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本课我分四部分进行:
首先,引导学生按阅读提示自读课文,并采用“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合作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同时注重师生、生生互评,在评价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其次,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真挚情感,并提高朗读能力。
然后,让学生当小导游,介绍三峡秋天美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进行知识的拓展,仿照作者的写作方法仿写一段文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想象能力。
3、总结:
抒发情感。
附:教学简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认识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和三峡之秋的特点,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2、能力目标:(1)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3)培养写作能力。
3、德育目标:使学生感受三峡秋天的美景,体会作者热爱三峡的真挚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方法目标: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具体形象描写景物特点的方法。
5、情感目标:创设宽松、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
教学难点:了解一天中随着时间的变化,景物的特点是各不相同的
(三)教学方法:开放式合作交流法
(四)教学媒体: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1、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来临,哈尔滨的秋天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哈尔滨的秋天是美丽的,三峡的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看一看。
2、板书课题,播放三峡美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3、欣赏了三峡的秋景,你有什么感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合作探究:
1、出示阅读提示,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培养合作学习的能力)
2、交流问题,师生、生生互评。
四、练读,深入体会三峡秋天的美。
1、这么美的三峡,这么美的语句应该怎样去读呢?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课文。
2、学生练读
3、指名读,师生互评,生生互评。
4、指导朗读,进一步体会三峡景色的美。(提高有感情朗读能力)
五、你是小导游:
假如你是一个导游,你怎样向你带的游客们介绍三峡秋天的美景呢?
小导游介绍。(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六、知识拓展:
作者将这么美的三峡景色写了下来,让我们读了如临其境,你想不想把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的一处美景写下来,介绍给其他的小朋友呢?(提高写作能力)
学生写作,介绍。
七、总结:抒发情感。(将文章升华)
《三峡之秋》说课稿 篇7一、说教材
《三峡之秋》是一篇写景的记叙文。作者向我们介绍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文章以时间的顺序为线索,先后写了长江三峡早晨、中午、下午以及晚上的美丽景色,抓住不同时间景物的特点,描写流畅,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语言优美,韵律感强烈,读起来琅琅上口,适合学生朗读。
二、说学情
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所以我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在小组内去读书感悟,品味重点词、句、段,既能理解课文,又能提高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
三、说教法
1、本科学习时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完成学习卡,领略三峡不同时段的美。
2、以配乐朗读,让学生表现三峡之美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知
复习词语及上节课所学课文内容
(二)精读理解感悟主旨
1、领略美
⑴以小组合作学习,完成学习卡。
⑵汇报学习情况。
⑶教师适时点拨。
2、朗读美
⑴学生练读喜欢的段落。
⑵配乐朗读,表现三峡的神韵。
3、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⑴欣赏美,赞美美。
⑵保护美,谈感受。
⑶作业:写保护长江三峡的倡议书。